股市風險主要指買賣虧損。買賣虧損的原因主要來自于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交易風險與不可抗風險。
一、系統性風險
系統風險又稱市場風險,也稱不可分散風險。系統性風險主要是由政治、經濟及社會環境等宏觀風險,一般具有突發性比較強與市場影響力大的特點,投資人無法通過多樣化的投資組合來化解的風險。主要包括政策風險、流動性風險、通脹風險與市場風險。
政策風險源于宏觀經濟政策、法律制度變更等給股市帶來的風險,如財政稅收、監管法規修改等;流動性風險主要源于央行提高利率水平或提高準備金率給市場帶來流動性壓力,導致股票價格下跌;通貨膨脹風險源于高通脹給市場帶來的溢價風險,導致貨幣購買力下降,使投資風險大于收益,并容易產生股市危機給投資者帶來損失;市場風險是指股市的波動風險,一般股市波動率越大,市場風險就越大。
二、非系統性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一般指上市公司的經營、財務、銷售、投資等方面出現負面問題,對股價產生下跌影響。包括經營風險、財務風險與信用風險。
經營風險主要指上市公司經營不善,出現虧損或倒閉給投資者帶來風險;財務風險是指公司因籌措資金而產生的風險,即公司償債能力衰竭帶來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公司資產與負債關系上;信用風險也稱違約風險,指不能按時向股票持有人支付本息而給投資者造成損失,如公司破產。
三、交易風險
交易風險主要包括交易系統風險與交易行為風險。系統交易風險主要指交易系統故障導致投資者無法正常進行股票交易所帶來的風險;交易行為風險主要指投資者操作錯誤或券商違規等帶來的風險。譬如交易密碼丟失、下單錯誤、錯過配股繳款、忘記行權、選擇非法交易網點,或由券商違規造成保證金被挪用、股票被無理凍結等。
四、不可抗風險
不可抗風險主要來自不可抗自然災害、戰爭與股災等因素帶來的風險。譬如地震、臺風、水災、火災、戰爭、罷工及其他不可抗力原因帶來的重大風險。
風險問題基本清晰以后,知道風險的來源就要對不同的風險做以備案,以有效的原則策略與方法來規避這些風險。從風險控制角度來看,要求投資者加強宏觀經濟、央行政策與企業財務分析的能力,加強趨勢研判能力,同時加強資金管理能力,才能有效規避市場中的多種風險。